首页
目录
说道说到
健康养生
修心经咒
原创音乐
翻唱歌曲
十周年庆
会员
阿峰血糖
敏儿血压
磊子血糖
云岩血糖
注册登陆
在线编辑
首页
目录
说道说到
健康养生
修心经咒
原创音乐
翻唱歌曲
十周年庆
会员
注册会员
会员登陆
阿峰血糖
敏儿血压
磊子血糖
云岩血糖
建华血糖
编辑文章
日期
20250324
标题
《黄帝外经》第一卷阴阳颠倒篇第一
分类
健康养生
置顶
1
内容
阴阳颠倒篇第一
原文
黄帝①闻广成子②窈窈冥冥③之旨,叹广成子之谓天矣!退而夜思,尚有未获。
遣鬼臾区④问于岐伯⑤天师曰:帝问至道于广成子。
广成子曰: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⑥。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无思虑营营,乃可以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汝神将守汝形,形乃长生。慎汝内⑦,闭汝外,多知为败。我为汝遂于大明之上矣,至彼至阳之原也;为汝入于窈冥之门矣,至彼至阴之原也。天地有官,阴阳有藏,慎守汝身,物将自壮,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故身可以不老也。天师必知厥义⑧,幸明晰之⑨。
岐伯稽首⑩"奏曰:大哉言乎!非吾圣帝安克闻至道哉?帝明知故问,岂欲传旨于万祀乎!何心之仁也!臣愚,何足知之。然仁圣明问,敢备述以闻。窈冥者,阴阳之谓也。昏默者,内外之词也。视听者,耳目之语也。至道无形而有形,有形而实无形。无形藏于有形之中,有形化于无形之内,始能形与神全,精与神合乎。
鬼臾区曰:诺,虽然师言微矣,未及其妙也。
岐伯曰:乾坤之道,不外男女。男女之道,不外阴阳。阴阳之道,不外顺逆。顺则生,逆则死也。阴阳之原,即颠倒之术也。世人皆顺生,不知顺之有死;皆逆死,不知逆之有生,故未老先衰矣!广成子之教,示帝行颠倒之术也。
鬼臾区赞曰:何言之神乎?虽然,请示其原。
岐伯曰:颠倒之术,即探阴阳之原乎!窈冥之中有神也,昏默之中有神也,视听之中有神也。探其原而守神,精不摇矣。探其原而保精,神不驰矣。精固神全,形安能敝乎1①?
鬼臾区覆奏帝前。
帝曰:俞哉1②"!载之《外经》,传示臣工1③,使共闻至道,同游于无极之野1④"也。
陈士铎1⑤曰:本篇帝问而天师答之,乃首篇之论也。问不止黄帝,而答止天师者,帝引天师之论也。帝非不知阴阳颠倒之术,明知故问,亦欲尽人皆知广成子之教也。
注释
①黄帝:古代传说中的五帝之首,后被尊为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传说为少典之子,姓公孙。居轩辕之丘,故号轩辕氏。居姬水,又姓姬。国于有熊,故称有熊氏。今国人自称炎黄子孙,所谓炎黄即指炎帝与黄帝。
②广成子:传说中的上古仙人,隐居于崆峒山修炼的有道高士、上古真人。相传是上古黄帝时期的道家代表人物,黄帝曾向广成子请问至道之要,求问治国治身之术。
③窈窈冥冥:窈窈,深奥,深远;冥冥,幽深,邈远。形容精深微妙。
④鬼臾区:又作鬼容区,号大鸿,善占星气,明医理,通兵法,是岐伯天师的及门弟子,死葬于雍,称鸿冢。传说中的上古医家,黄帝的大臣,曾佐黄帝发明五行,详论脉经,于难经究尽其义理,以为经论。
⑤岐伯:相传为黄帝的大臣,后世尊称为"华夏中医始祖""医圣",被尊为天师。擅长医术,曾与黄帝讨论经、脉之道。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即托名黄帝与岐伯论医之作,显示了岐伯高深的医学造诣。后世称中医为岐黄,源于此。
⑥昏昏默默:不看、不说或看不见、听不到的虚静状态。指至道难测。
⑦慎汝内,闭汝外:慎守在内的气血精髓,不要轻易耗散精力;关闭在外的眼、耳、鼻、口等体表官窍或内部孔窍,不使精神消散。指慎重地修养内心,杜绝外界影响身心健康的事物。
⑧厥义:指天师必知广成子传道之义。厥,其。义,道义。
⑨幸明晰之:指盼望能明确地解析。晰,清楚明白。
⑩稽首:古代一种跪拜礼。行礼时,拱手胸前先拜,而后叩头到地,为九拜中最隆重的一种,是古人最恭敬的礼节。鬼臾区代帝问道,岐伯虽贵为天师,但仍为黄帝之臣,故行稽首之礼回奏。
1①敝乎:指败坏,衰败。
1②俞哉:妙哉。表示肯定、应允的感叹词,然也、好吧。
1③臣工:指群臣百官。
1④无极之野:无穷无极,大道之太虚妙境。指可以化生一切的最高境界。
1⑤陈士铎:字敬之,号远公,别号朱华子,又号莲公,自号大雅堂主人,浙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陈士铎是清代著名的中医学家,其存世著作有《外经微言》《本草新编》《洞天奥旨》《脉诀阐微》《灵枢新编》《石室秘录》《辨证录》《辨证玉函》等数种。
译文
黄帝听闻了广成子精深微妙的修真奥旨,赞叹说:"广成子真可以说是天人啊!"
黄帝回到房间休息,在深夜里不免沉思,觉得自己还有未能领悟的地方。
于是,他派遣大臣鬼臾区去向岐伯天师请教,说:"黄帝向广成子请教最好的养生之道。"
广成子说:"最好的养生之道达到精妙之处,是窈窈冥冥的状态;最好的修炼之法达到极致之处,是昏昏默默的状态。看到了却如同没看到,听到了却如同没听到,保持元神的安定静默,形体自然会健康。保持虚静与清正。既不要无谓地损耗形体,也不要轻易地动摇你的精气,更不要有思虑营求的念头,这样才可以达到长生。眼睛没有什么可看见的,耳朵没有什么可听见的,心中没有什么可以感知到的,你的元神自会守护你的形体,形体就可以得到长生。慎重地守护你内在的精气神,闭紧你外在的孔窍,感知得越多精力或形体就会越耗散衰败。我为你通达明白至道的变化规律,那里是至阳之源;为你指出进入玄妙精深之门的窍门,那里是至阴之源。天地的运行是有主宰的,阴阳的变化是有归藏的,要谨慎地守护住你的身体,身体中的精气神自然会壮旺不衰。我守护好我的玄妙关窍,始终保持精气神的平和,因此身体可以常青不老。天师,您必然是知道广成子所传大道的真义,请您明白地给予解释和分析。"
岐伯跪拜拱手回奏说:"这是多么伟大的宗旨啊!如果不是我们圣明的黄帝,怎么能够听得到如此至高无上的大道呢!黄帝明知故问,难道是想将这至道奥秘传给千代万世的人们吗?圣心真是宽厚仁慈啊!为臣我愚钝,哪里能懂得如此神圣的大道呢?但是,仁慈的圣帝既然问这些问题,我怎敢不详细地讲述我所听闻的真旨。所谓窈冥这种似睡非睡的入静状态,是对一阴一阳的称谓。所谓昏默这种眼不看口不言的定静状态,是对内外之别的描述。所谓视听这种目无见耳无闻的状态,是对耳目的要求。至高无上的养生之道既无形而又有形,虽然有形而其实无形,并且无形隐藏在有形之中,有形化于无形之内,这样才能让人形、神俱妙,精、神合一。"
鬼臾区说:"是啊,虽然天师您所说的道理已经很深奥入微了,但我还是没有领悟其中的玄妙之处!"
岐伯说:"所谓乾坤之道,也就是天地之道,无非世间男女。所谓男女之道,也就是男女之间,无非阴阳两性。所谓阴阳之道,也就是阴阳交感,无非顺逆关系。顺行则生,逆行就会死。所谓阴阳的原理,就是掌握了生死顺逆规律的颠倒之法。世人都懂得顺则生,而不知道顺也有死亡;都知道逆则死去,而不知道逆中也有生机,因此才会有未老先衰的现象!广成子给黄帝讲的至道教旨,就是启示黄帝修行这种颠倒之术而已。"
鬼臾区赞叹说:"这话讲得真是神妙啊!虽然如此,还请您明示阴阳颠倒之术的原理。"
岐伯说:"所谓的颠倒之术,就是要探明阴阳顺逆之道的原理!所说的窈冥,即幽深奥妙之中有元神的主宰;所说的昏默,即虚静之中有元神的存在;所说的视听,即目视耳听之中也有元神的支配。只有探明其中的原理而且守住内在的元神,才可以使元精不动摇。只有探究其中的原理而且守住体内的元精,才可以使元神不外耗。元精牢固元神保全后,身体又怎么会未老先衰呢?"
鬼臾区将此话奏报给黄帝。黄帝说道:"妙极了,把这些至高无上的大道及其原理记载在《外经》上,传授展示给大臣和医官们,让他们共同听闻这养生最好的方法和道理,一起修真练功,共同达到养生的最高境界。"
陈士铎说:"这一篇的基本内容是黄帝提问,天师回答。这是《外经》首篇的论述。提问者不只是黄帝一人,而回答者只有岐伯天师,是黄帝在引述天师的言论。黄帝并不是不懂得阴阳颠倒之术,他明知故问,主要是为了让所有人都懂得广成子所讲的教旨。"
视频
音频
歌词
图片
供品
作者
道一
Copyright © 2005-2025
PanYunFeng All rights reserved.
吉ICP备2024017963号